“看完了,沒看懂?!辈簧儆^眾走出電影院發出感慨。
由宮崎駿執導并編劇、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動畫電影《你想活出怎么的人生》于4月3日晚在大陸內地初映。它被視為83歲宮崎駿的“人生電影”、“送別之作”,不少網友第一時間奔赴電影院。
對于很多喜歡宮崎駿的觀眾來說,宮崎駿的13部電影,為他們編織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童年,而《你想活出應該的人生》不可錯過,因為很有沒準是他的最終一部作品。
該片主人公真人(全名牧真人)是一位有點特別的小男孩,他經歷了戰爭,母親也因此喪身火海。后來父親和繼母夏子阿姨組成新家庭,但他始終難以結合,于是在一只蒼鷺的引導下,進入了一座神秘的扔棄塔樓尋找親生母親。后來夏子消失,為找回夏子阿姨,真人又進入塔樓,并從現實全國進入到異全國,開始了一場冒險之旅。
該部格外含蓄,從兩個世界到重大人物,以及呈現的鵜鶘、鸚鵡這些阻遏主人公前進的生靈,都充滿了隱喻,因此本片有一定的觀影門檻。
源于打著宮崎駿最后一部片子的情懷牌,添加本部獲得了2023年第9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,很多觀眾冀望很高,初映后,影片取得了預計中的票房,但收獲了“看不懂”的評價。但是,這似乎并不功用觀眾依舊走進電影院,為宮崎駿貢獻一張電影票。有觀眾表示,畫面和音樂依然發揮穩定,至于劇情,宮崎駿的電影就是??闯P?。
刻下本部豆瓣評分7.8,在宮崎駿的過往作品口碑里不算高,畢竟其很多都在9分左右。貓眼專門版表現,該部出映兩天,票房逼近3億,當下位居清明檔第一,推測最后內地總票房7.6億。
83歲宮崎駿的最后一部作品,值得看嗎?
(以下內容含劇透)
宮崎駿“最難懂”的一部影片
《你想活出應該的人生》放映當晚,「定焦」走進北京一家位于大學旁邊的電影院,影院坐滿了觀眾,基本上都是年輕男女,只有一組是媽媽帶著小朋友。
當影片結束、大屏滾動起字幕時,不少觀眾在座位上嘀咕,“兩個地球仍舊三個天下?舅公是好人照舊壞人?火美應該一會兒是男主的媽媽,一會兒又成了他的同齡好友?”他們表態,自己沒看懂,被里面的全國觀、人物關系搞亂了。
小明是宮崎駿資深粉絲,看到朋友一臉納悶,他開始解釋這部片子,“里面涉及很多歷史,開頭講的是二戰,真人和家人來到異鄉,后來真人從真實全國來到的異地球,是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,是看成統治者的舅公,構建的一個理想國?!?/p>
小明的“現場講解”吸引了不少沒看懂的觀眾,連后排的觀眾也朝小明圍了過來旁聽。
大家都認同,《你想活出怎么的人生》是一部有門檻的片子,沒看過宮崎駿的、不懂點歷史的,不容易理解它的內核。
一直以來,宮崎駿的作品被很多觀眾評價為另一種身姿的神話故事片,是奇幻風度的動畫,喜歡用各種動物、植物,甚至虛構出來的生物,象征現實天下、人的欲望和權力,并且不賦予它們性別。也因此,很多觀眾被他這種特殊的想象力吸引。
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》隱喻極端多,甚至被網友稱為他作品中最難懂的一部。
片子涉及現實世界和異世界兩大時空,背后反應的是戰爭大背景。除主人公真人外,嚴重人物火美大人、霧子阿姨、舅公等人都有雙重身份,這便讓不少觀眾暈了頭。
打個比方火美大人在異天下,是一位把持火力量的女戰士,而在現實全國,她是真人已逝的母親,葬身于戰爭火海中。
本片重點還刻畫了三種鳥,蒼鷺、鵜鶘、鸚鵡,它們并非單純的鳥類,而是人和人欲望的化身。
其中蒼鷺是最首要的存在。最開始它顯得并不友好,不斷騷擾真人,并利用真人對母親的思念,勾引其進入異全國,因此有觀眾覺得,蒼鷺代表著人的欲望和邪念。
但當真人面臨危險時,蒼鷺也舍命相救,最終兩人成了朋友,一起尋找消失的夏子阿姨。
鵜鶘是真人在異全國遇到第一個“壞人”,它們會吃掉哇啦哇啦(人類在異地球的靈魂化身,一旦成熟便可投胎去現實地球)。
但片中有這樣一幕,一只受傷的鵜鶘對真人說,希望趕緊結束自身的生命,源于自己所在的這片海被詛咒了,為了生存,鵜鶘們只能飛得更高,但也只能飛到這座島上,在這座島上,它們能吃的只有哇啦哇啦。
鵜鶘也只然則是在經歷戰亂時,為了求生,不得不殘害其他生命的普通生命。
相比前兩者,鸚鵡軍隊算是嚴刻意義上的反派。它們崇尚權力,有一支崇高的軍隊,對統治者舅公一直虎視眈眈,一心想成為異地球的主宰。
本片還觸及反戰、親情、自我和解、是否怎么犧牲少數拯救多數等多個主題,而這些話題,每個都可以單獨成片,并寫得驚心動魄,但宮崎駿沒有走煽情路線,劇情也不那么跌宕起伏,結尾是開放式結局。
例如在講述戰爭是否應堅持犧牲少數拯救多數的原則時,宮崎駿只用了幾個畫面、幾句話,在一兩分鐘內展現:火美在用火驅趕象征邪惡力量的鵜鶘同時,也燒死了部分哇啦哇啦,真人看到這一幕,拼命地對火美喊,不要燒了,要求其住手。
日前,該部剛在內地初映兩天,網上曾經表現大批解讀,甚至有人調侃,宮崎駿這部片子讓自己見識到了,“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”。
沒看懂,也不作用觀眾喜歡
影片含蓄的表達設置了門檻,但很多觀眾繼續認為宮崎駿發揮穩定,觀影體驗歡愉。
小雪從上中學開始追宮崎駿,一直追到日前打工,她沒有get到該片的很多隱喻,但也沒作用她看完后覺得很愉快,她說“該部依然在教她做個活人,好好生活”。
宮崎駿是治愈、感動的代名詞,很多觀眾是被電影的畫面和音樂吸引,并跨越了年齡、語言限制。有觀眾分享,自己在十幾歲看《千與千尋》《天空之城》時也沒有看懂其中的隱喻,但完全不效用觀影體驗。
《你想活出應該的人生》在畫面和音樂上依然發揮穩定,草地、月光、云朵、海浪、五顏六色的森林、流星劃過深藍色的星空......宮崎駿如故很會造夢。
而隨著該片的發酵,關于看沒看懂這個話題,網友們也有了新解答。“這部片子和宮崎駿過往的片子一樣,第一遍難看懂,第二遍又會有不同感受,這不是很宮崎駿嗎?”小雪表示。
在很多粉絲心中,宮崎駿的片子一直屬于??闯P碌念愋??!按髮W經??础队撵`公主》,畢業后喜歡《紅豬》,如今最喜歡《千與千尋》”,一位網友分享,隨著時間和自己狀態的改變,他對宮崎駿電影的偏好也變了,原先沒那么喜歡的,今朝突然懂了,立刻喜歡得不得了。
《你想活出應該的人生》也是如此,一片“看不懂”的聲音中,大家的討論千人千面,但似乎也沒有作用很多人對這部片子的喜愛度。
以目前討論最多的結尾為例。
該部畫面是這樣描繪的:算作塔主的舅公,將十三塊積木交給真人,希望其成為統治者,告訴他這是十三塊沒有被污染過的積木,自己所搭建的王國即將就要坍塌,真人需要快速重新搭建一座。但真人沒有答應,而視為塔主下屬的鸚鵡,一直想要謀權篡位,最終也沒有成功。
有網友覺得這是宮崎駿在表達反戰,舅公和鸚鵡可以看作是君主的象征,積木則是個人私欲的具象化,舅公和鸚鵡代表的都是舊秩序的建立者,但是舅公期望建立一個烏托邦,而鸚鵡軍隊代表的是暴力。
也有網友覺得更怎樣從少年成長的角度解讀,認為這一結尾是宮崎駿在點題,試圖讓觀眾思索,我們活在一個怎樣的天下,又想構建一個怎么的天下,也是在告知觀眾,本身的人生道路和地球的未來都是未知的。
對于以上兩種解釋,很多網友都覺得也許接受。
大家也試圖對影片海報里的三扇門抽絲剝繭,尋找宮崎駿設法傳達的主題理念。
在三扇門前,分手站著夏子、火美、舅公三人,一部分觀眾覺得,左邊的夏子對應的是真人最開始來的現實地球,中間母親所在的那扇門代表著過去全國,而右邊是未來,是真人選擇成為烏托邦塔主后的新世界。
影片最后,真人選擇和夏子阿姨回到現實全國,似乎允許理解為宮崎駿選擇活在現時,但也大多數觀眾認為,宮崎駿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,而是讓觀眾自身選擇,不管選擇以往、而今,仍舊將來,都沒有錯,畢竟本片一直在強調,人在時代的洪流下很渺小。
很多觀眾寄奢望于再看一遍,小雪表態,她已經和朋友約好,三年后重溫一遍分享感受。即便此刻看得懵懵懂懂,但或將自己到了某個時間點,會有不一樣的感悟。
穩坐清明檔第一,但難大爆
當前初映兩天,貓眼專業版給該片的推想是,內地總票房7.6億。
這一數字也符合有很多業內人士的估計,“不算高,也不低?!辈怀鲆馔?,本部會穩坐今年清明檔8部影片的第一名,算是近期比較有號召力的海外片。
大家鐵定本部的號召力,首要來源于兩方面,一是情懷,《你想活出應該的人生》被作為宮崎駿的人生收官之作。
影片處處出現出83歲的宮崎駿對人生的探究,還埋了很多他自己的經歷。舉例13塊沒有被邪惡污染的積木,代表其之前創作的13部電影,而他三歲時城市被炸毀、母親常年臥病在床的經歷,和片中的真人很貼近。
他還將好友藏進影片中,舉例很多人覺得舅公是高畑勛,他是宮崎駿的競爭對手,也是領路人,而蒼鷺是鈴木敏夫,是宮崎駿奮斗多年的伙伴,曾有傳言,真人和蒼鷺之間的對話是兩人的普遍。
本部還驚動了半個日娛,御用樂師久石讓為電影配樂,日本著名歌手米津玄師打造主題曲《世界儀》,以及菅田將暉、木村拓哉等知名演員為影片配音。
在很多粉絲心中,宮崎駿是“匠人精神”“精益求精”的代表,他的“人生電影”一定要看。
二是主題。除了宮崎駿的粉絲,還有一部分人是帶著問題來的,他們想從這部片子里得到關于人生選擇的答案。
不止一位觀眾在和「定焦」的互動中提到,自身是被《你想活出怎么的人生》的片名吸引。觀影前還有人在發朋友圈詢問,“你盼望的,是什么樣的人生呢?”
顯然,宮崎駿沒有給出答案,甚至一些觀眾在看完后發出了“原本是來找答案的,但看完更迷惑了”的感慨。
不過,這可能就是宮崎駿想告訴觀眾的。小米正處在職業混沌期,他看完后的感受是,人生沒有一個很具象的答案,只要還活著,就充滿了選擇。想到這,他突然覺得豁然開朗。
雖說本片有號召力,但業內人士也一致認為,片子難大爆。
一方面是片子自己有門檻,加入短視頻的沖擊,觀眾觀影耐心降低,對宮崎駿不感冒的人,很難耐下性子觀看。
一位影院經理告訴「定焦」,目前該片沒有顯出出大爆趨勢,即使是動畫題材,很多家長想帶著孩子嘗試理解,但又怕理解不了,所以關鍵受眾仍舊文藝青年?!付ń埂挂诧@示,走進電影院的大學生群體居多,上班族都很少。
另一方面,原先喜歡宮崎駿的人,有一些也沒那么愛他了,認為他變了。
安風之前是個動畫迷,她看完了宮崎駿的所有作品和紀錄片,但從2023年《起風了》開始,她對宮崎駿的感情,便一點點減淡。她覺得他設法開始教育觀眾,人物也越畫越像,缺少想象力。她對《你想活出應該的人生》的感覺也是如此。
小米也有相同的感覺,“對比巔峰時期的作品,宮崎駿現在融合了越來越多的現實元素,導致很多東西不好發揮?!彼X得《你想活出怎么的人生》融合得就不夠好,導致很多觀眾被現實世界和烏托邦的背景,以及處在其中的人物變化,弄得有點暈。
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》是一部有號召力且有深意的作品,但其觀影門檻和宮崎駿的影響力,抑或也很難撬動更多受眾。